里急后重是形容大便时的窘迫状态,即便意来时急不可待(里急),临厕排便又涩滞不畅(后重)。中医以为,里急后重是肠中积滞和湿邪所致。因肠中有积,急欲排出为快,则里急;然湿性黏滞难去,故又排出不畅,则后重。在溃结的病例中,有的患者里急后重感明显,有的不太明显,有的患者没有里急后重感。
从中医角度看,里急后重感明显者,肠中积滞和湿邪尤其是湿热之邪较重,所以病情也重;没有里急后重感者,说明积滞和湿邪较轻,病情也轻。因此,里急后重一症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,也是中医判定溃结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★网络预约挂医师号★:绿色就医通道直接预约医师门诊无需排队等候。
结肠炎发病,病因主要有自身免疫、精神压力、感染、遗传等四种:
一、感染因素:感染,在结肠炎病因中是主要病因之一。每当发病时,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效果果,这说明与感染有关。人类是杂食性的,当吃了不洁或变质的食物,往往会发生肠道病变,是占结肠炎病因多数。
二、遗传:本病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,据欧美文献统计,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,约15-30%的人发病。
三、自身免疫:随着社会发展,医学的进步,免疫学的快速成长,有很多不明病因的疾病可以探明。目前,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,治疗困难,已引起重视。 短信或电话请说明信息来自非凡分类信息。本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,非凡分类信息不参与用户之间的交易。
网络免费预约患者可享受“免费医师号”“免排队”由导医带领“直接就诊”优惠!
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,主要表现为腹痛、腹泻、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,同时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。常反反复作。 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?北京胃肠医院胃肠医师王建议:从休息,饮食及合理用药等多方面进行自我护理,有利于防止反复和控制病情的发展,使病情缓解直至病愈。轻型病人可从事一般轻工作,生活要规律,注意劳逸结合,保持心情舒畅,预防肠道感染,饮食上要摄入高热量,高营养,少纤维,少刺激,低脂肪,易消化的食物。
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,如虾,鳖,花生等应避免食用。牛奶可导致腹泻加重,应避免服用牛奶及奶制品。忌食辣椒,忌冰冻,生冷食物,戒烟酒。要知道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药物的具体服用方法和有关副反应,以利于能正确用药。若出现腹泻,腹痛加剧,大便便血等异常情况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,以免耽误治疗。
对于结肠炎的检查,南通肛泰肛肠医院引进了新一代奥林巴斯微痛 肠镜,可检查整个肠道,以特有的六大优势成为南通肛泰肛肠医院对肛肠病检查的先进准:
一、微痛:镜身柔软、轻巧,不会刺激肠道产生痛苦,少数患者或有腹胀感;
二、高清晰度:一切病变组织在高分辨率的镜头下无所遁形,连细微的毛细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;
三、保险度高:由于镜身柔软,不会对肠道造成损伤;
四、检查范围:可检查自乙状结肠、降结肠至升结肠一百多厘米的肠道,检查、有效;
五、视野开阔:小则细察毛细血管之微,大则环视整个肠管概况,伸缩自如;
六、确诊率高:确诊率达99。9%以上,可有效避免结肠炎误诊、漏诊。
大肠水疗(SPA)
“大肠水疗”从调控肠道运动的自主神经系统入手,以中西医结合、内服外灌、心理治疗为原则,通过光导杀菌、中药灌肠、水疗、口服等整体联合治疗,调节人体肠神经免疫防御机制,标本兼治,攻克了肠炎反反复作的难题。是目前临床治疗结肠炎更专业、效果更显着的技术。
肛肠医师告知预防结肠炎的方法
1、合理饮食,避免辛辣,油炸食物,多食膳食纤维,荤素搭配,粗细要得当,这样才能使大便不至于稀溏,干燥。
2、保持大便通畅,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,每次大便时间不宜过长,以5分钟左右为宜。不强忍排便意思,积治疗便秘,并防止腹泻。
3、注意保持肛门周围清洁。
4、劳逸结合,适时调整体位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
5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,多做提肛动作,加强局部的运动对减少局部的静脉淤积,以及静脉曲张都有很大的益处。
预约流程:
南通肛泰肛肠医院网上预约流程: 1、登录南通肛泰肛肠医院官方网站http://www.0513gc.com; 2、在弹出的对话窗口点击“接受”,进入医院网站商务通后可进行咨询和预约挂号。 3、在预约系统里留下必要的联系电话,工作人员会电话通知您预约号。 4、如觉得不便在网站上留下联系方式,您也可以通过咨询电话:0513-51001130、在线QQ、MSN等多种方式,一对一的和咨询医生取得预约,私密性更高。 |
如果本文无法解答您的疑惑,您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医师,肛肠科先进医师将与您即时沟通,给您较有效的治疗方案,或拨打医院的24小时咨询热线:0513-51001130
医师咨询热线:0513-51001130 医院地址:南通市工农路689号(二号桥北)
版权所有:南通肛泰肛肠医院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41175号-1 Copyright © 2009-2012 GangTai Hospital NanTong. All rights reserved.
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,就诊请遵医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