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临床上关于肛瘘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,但均有其不完善之处,至今尚无公认的统一分类标准,这里推荐Parks分类法,因其简明实用,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更具参考价值,现介绍如下: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,将肛瘘分为四类:
1) 括约肌间肛瘘(低位肛瘘),更为常见,约占70%,是肛管周围脓肿的后遗症。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,外口常只有一个,距肛缘较近,为3-5cm;
2) 经括约肌肛瘘(低位或高位肛瘘),约占25%,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遗症。瘘管穿过内括约、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,外口常有数个,并有支管互相沟通,外口距肛缘较远,约5cm;
3) 括约肌上肛瘘(高位肛瘘),占5%。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,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而穿透皮肤。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,故治疗较困难;
4) 括约肌外肛瘘(高位肛瘘),占1%,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。瘘管穿过肛提肌,直接与直肠相通。这种肛瘘常为克罗恩病、肠癌或外伤所致。
如果本文无法解答您的疑惑,您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医师,肛肠科先进医师将与您即时沟通,给您较有效的治疗方案,或拨打医院的24小时咨询热线:0513-51001130
医师咨询热线:0513-51001130 医院地址:南通市工农路689号(二号桥北)
版权所有:南通肛泰肛肠医院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41175号-1 Copyright © 2009-2012 GangTai Hospital NanTong. All rights reserved.
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,就诊请遵医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