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门损伤
肛瘘 | 肛裂
脱肛 | 大便出血
痔疮疾病
   内痔 | 外痔
混合痔 | 痔疮
肛周疾病
肛周脓肿 | 肛门湿疹
肛门异物 | 肛门瘙痒
排泄疾病
便秘 | 腹泻
腹胀 | 大便困难
肠道疾病
急性肠炎 | 慢性肠炎
   结肠炎 | 直肠炎
女性诊疗
当前所在位置:主页 > 痔疮 > 痔疮 > 内痔的发病与肛垫下移的关系如何 进入医师一对一病情分析系统

内痔的发病与肛垫下移的关系如何

http://www.0513gt.com   文章来源:南通肛泰肛肠医院  2016-05-07 字号:T|T

肛垫组织是类似于海绵体的结构,由血管、平滑肌、弹力纤维和结缔组织等构成。在直肠下端呈“Y”形包块,分布在左侧、右前及右后三部分。

平滑肌、弹力纤维和结缔组织呈一个支持性框架,将黏膜下层固定于内括约肌之上。这些平滑肌、弹力纤维和结缔组织被称为海绵体,其分布方式有三:其一,形成网络状结构缠绕痔静脉丛,构成一个支持性框架将肛垫固定于内括约肌上,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肛垫滑脱。其二,成扇状分布于肛周皮肤。其三,参与联合纵肌,成为其一部分。平滑肌厚1~3毫米,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厚,20岁以后即趋稳定。年轻人的特赖茨(treiz)肌纤维排列细密,相互平行,结构精细,弹性纤维较多。至30岁以后特赖茨肌开始退化,出现断裂、扭曲和疏松,弹性纤维减少。至老年则发生退行变性,平滑肌被纤维组织所取代,结缔组织较年轻人减少,肛垫有突出肛管腔的趋势。如果特赖茨肌断裂,支持组织松弛,肛垫即可出现回缩障碍,从原来固定于内括约肌的位置下移。

血管丛的扩张情况决定该组织大小。黏膜下层的血液供应远超出其代谢需要。肛垫是不可缺少的协助内、外括约肌保证肛管正常闭合,维持肛门自制的结构,使肛门避免失禁,完成肛门维持其节制的功能。当排便时,肛垫内的肌肉纤维组织收缩,充盈的血液明显减少,体积缩小,阻力下降,有助于粪便的排出。排便后,肛垫又恢复血液充盈,重新闭合肛管,可认为柔软而又有弹性的肌肉纤维组织的支撑功能活动,以及对肛垫的悬吊与保持其位置的稳定,完善了肛管的功能。肛垫黏膜下层有丰富的动静脉吻合,使肛垫静脉丛的静脉血动脉化。

痔疮发病的两个因素是:

①肛垫与肛门直肠壁的支持固定组织的松弛甚至丧失。

②肛门括约肌的紧张度发生改变。通常,肛垫的固定是松弛的,其中有肌纤维穿梭其中,通过它使得排便后肛垫上提,一旦充血则发生肿胀变形。充血引起的组织压力增高可引起一系列肛门不适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病情分析 — 先进医师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

如果本文无法解答您的疑惑,您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医师,肛肠科先进医师将与您即时沟通,给您较有效的治疗方案,或拨打医院的24小时咨询热线:0513-51001130

优良医师推荐
来院路线

医院地址:南通市工农路689号

咨询热线:0513-51001130

来院路线
  • 行业机构
网站首页 | 关于肛泰 | 先进医师 | 高端设备 | 精彩专题 | 乘车路线 | 网站地图 | 隐私保护